<track id="5l0rj"></track>
  • <span id="5l0rj"><output id="5l0rj"><nav id="5l0rj"></nav></output></span>

    上海人類學學會年會召開,推動跨學科交流的新范式

    發布者:馮素云發布時間:2022-11-25瀏覽次數:12

    上海人類學學會年會召開,推動跨學科交流的新范式


     上海人類學學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暨2022年上海人類學學會年會于2022116日在藍天賓館舉辦,會議通過線上和線下同時進行的方式召開,三百余人參加了會議。本次年會主題為“斜杠人類學”,意為:發展人人可參與的人類學,無論是否與本職相關;鼓勵參與主業不矛盾的兼任人類學活動,大家都可斜杠人類學。這種學術形式是基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發展和人類學學科發展規律的創新,強調了兼任身份、跨界視野、非目的性探索,以促進原發創新。


    上海人類學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及嘉賓合影



    為紀念中國生物人類學奠基人吳定良先生,學術年會伊始,首先舉辦了“《吳定良院士傳》新書發布會”,吳定良院士的小女吳小莊女士和金力院士共同為新書揭幕;作為復旦百年人類學叢書的第一輯,李輝常務副會長介紹了該書的精彩內容;金力院士把“頌吳定良院士”的書法題字贈送給了吳小莊女士:

    浪濤強鐵骨

    烽火煉丹心

    君執神州尺

    人間選赤金”。

    這首五言絕句字句凝練,歌頌了中國生物人類學奠基人吳定良院士一生的輝煌經歷,遠赴海外求真理就錚錚鐵骨,奔波抗戰提升士兵素質凝聚愛國紅心,全身心探索統計學和人類學堅定了人體測量和統計的學科基礎,拒離大陸投身新中國建設為國培養頂尖人才。他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感人的一生,也是斜杠的一生——統計學家/人類學家/教育家/詩人/抗戰中的講演者……他為后輩學人作出了杰出的榜樣。



        “人類學終身成就獎”又稱“金琮獎”,由上海人類學學會設立,頒發給在國內和國際有影響力的人類學家,以表彰其在各自研究的人類學領域所作出的卓著貢獻。該獎獲獎者均為在中國及國際人類學界有相當造詣、德高望重,在專業領域作出重大貢獻并引領人類學發展,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人類學工作者。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被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評為“上海市社會科學學會特色活動”。2022年人類學終身成就獎頒發給廈門大學的鄧曉華教授,以表彰他在語言人類學領域和臺海一體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貢獻。金力院士為鄧曉華教授頒發了金琮獎杯,王久存會長頒發了獎狀。鄧曉華1957年出生于福建連城,故鄉豐富的語言環境為其后來研究語言人類學打下了基礎。文革后他考入龍巖師專,受到大批名師指導。后師從于華中工學院嚴學宭先生,終于華中科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任教三十余年,擔任廈門大學人類學學科、民族學學科、語言學學科、考古學學科博士生導師。兼任福建工程學院特聘教授,福建省高層次優秀人才“百人計劃”“福建省文化名家”,中國人類學學會副會長。鄧曉華教授主攻語言人類學、比較語言學、漢語方言學、文化遺產學、博物館學,用生物統計學的一系列方法定量地分析語言學,整體構建了侗臺語、南島語、漢藏語及其方言的發生學關系,并對臺海人群淵源關系作出了全面系統的人類學分析和論述。鄧曉華教授為人謙遜,為學刻苦,為思周縝,在推動人類學跨學科研究方面做出了典范。頒獎典禮上,鄧教授為會員做了講座《多學科視角下的臺灣南島語族的起源與形成》,揭示臺灣人群起源于大陸人群的多學科充分證據。



    廈門大學鄧曉華教授獲得2022年人類學終身成就獎




    鄧曉華教授做精彩演講


     來自領域內的院士專家齊聚現場,聚焦新時代的人類學領域,分享學術前沿。

    2022年上海人類學學會學術年會上,學會榮譽會長、復旦大學校長金力院士作了講座《流動的基因 進化的旋律》,解析進化人類學與醫學健康的大尺度關系。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擁軍教授作了講座《中醫腎精表型組學構建》,又反相解析了醫學健康與進化人類學的關系。刑警803的法醫陳榮華警官用報告《讓物證說話》,把物證擴展到了分子人類學和歷史學,講述了一個曲折離奇的案子如何在人類學的斜杠中被破解……上海交通大學資深教授、神話學研究院首席專家葉舒憲的講座《文學人類學的國家智庫功能》,以長三角地區底蘊深厚的玉文明為主題進行了解讀,展示了神話學、考古學與社會人類學的斜杠高峰。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梁永佳教授的講座《“貴貨不積與小邦寡民:以《老子》解讀庫拉”》,試圖在《老子》的“貴貨”“不積”“小邦寡民”的概念框架里,提出一個以往研究在詮釋經濟人類學著名案例庫拉交易(kula exchange)所忽視的面向——抑制演化(Devolution),即一個社會體系有意避免發生社會權力的持續積累,避免引發我們所熟悉的“文明化”過程。







    2022年上海人類學學會學術年會精彩瞬間

    學術年會會場



    在上海人類學學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上,上??萍紙笾魅斡浾邊擒渔貌┦孔鳌兜诙€地球在哪里》的報告;上海市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副處長王亞輝博士作“中國青少年骨齡鑒定技術發展與展望”的報告;yb亞博網站鄭媛婷副教授作“中華家系1號多組學標準物質的研制和應用”的報告;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金雯俐博士作《最古老的筋膜槍——上山文化山字形石器功能探討》的報告,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作報告:古基因組學-揚學科融合之帆;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李艷博士:基因與衰老、長壽—大人群多組學在衰老及長壽研究中的應用。

    上海人類學學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精彩瞬間


    基于醫學與人類學各個分支的斜杠關系越來越多,學會新成立了“醫學人類學”專業委員會,使得學會的專委會達到了20個。潘天舒教授代表朱劍峰主任委員對“醫學人類學”專委會進行了介紹。



    長頒發聘書:新專委會主任委員、新理事單位


    潘天舒教授代表朱劍峰主任委員對“醫學人類學”專委會進行了介紹


    會員大會參會現場


    本次年會由上海人類學學會主辦,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政學院)和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協辦,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復旦大學人類遺傳學與人類學系承辦。



    Baidu
    sogou
    毛多肥婆BBWBBWXXXXX